Saturday, July 4, 2015

刘潇萧《心要法门》讲记 第八章:执着于行善就是恶-心得报告

一章,迷悟一体,真妄同一,修行需要不执着,悠游自在,如实观照。

原始、纯真的挣扎

在开篇,父首先讲人们内心深处往往有种挣扎的力量,种原始的、纯真的力量会反抗意识形态的污染,让人们感到无奈。读到这里,我想这大概就是疑情的原动力吧,也想起几年前的一个念头。那时大学毕业搬家,发现运走了一批东西还有余下的,寄存在别处回来一收拾,还有余下的零散物品。狡兔三窟一般,最终提着一手提袋的东西不知往哪里放,当时就想,如果在以前,估计可以在宿舍楼下挖个坑,埋起来,等到安顿下来再回去找。进一步往下想,究竟是古代人更自由还是现代人更自由。那种挖坑藏物的事,似乎更像是古装剧里的情节。虽然现代有种种自由便利,却少了这种挖坑藏物的“自由”。这是我若干怪诞的念头之一,现在忽然想起,只觉有种原始的朴素,也是种反思生活处境的挣扎吧。
    总觉得自己是个崇尚古风的人。有时,甚至在工作时,内心深处会冒出一个声音,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。好像现世追寻的种种都离我很远,也有种随时会离开,又何必计较的出离。

    似乎跑题了。。。
   
凡夫和圣人:差别在心灵的眼皮
    喜欢用直白的比喻理解知识,乃至佛法。
    师父讲到,无法体会到迷悟同一,在于对相上分别的执着,以及把手段误当成目的。迷悟是手段,让我们知道现在所处的境界。始觉悟到我有本觉体,不觉就消失了。迷悟之间只有一个本觉的关系,迷是不觉本觉,悟是悟到本觉。凡夫和圣人的差别在相上不同,本体一样。
    直观地比喻可以是这样吧:凡夫心灵的眼睛是闭着的,在迷,看不到本觉。圣人则张开了心灵的眼,照见本觉。感觉自己的处境是大部分时间闭着眼,很久才眨一次,以致在黑暗中经常碰壁。有时明明知道该睁开眼,却被种种执着或主动或被动地糊住。

不像夸父追日般修行
    多多少少地执着于修行,感觉修行需要到庄严道场,正襟危坐。也时常觉得没有足够的时间听经。师父讲,修行不要太刻意,任运自在时,本体观照的能力现前,就可以众行圆起。要从日常生活中修,无有一事,无有一法不是真理。我的妄想很多,丢也丢不掉,那就像夸父追日了,避影劳形。体妄即真,是觉,是观。


不执着于修行的方式,但修行目标要清清楚楚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